艾灸是中医古老治病和保养的一种治疗方法,是通过用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在体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进行烧、灼、熏、慰,给人体温热刺激,达到温通经络、益气活血、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法。
一、灸法的作用
(一)温散寒邪(温中散寒)
用艾灸可温散寒邪,治疗寒邪为患,偏于阳虚诸证,如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久痢、久泻等。
(二)温通经络
艾叶辛温,可通经络。逐寒湿,加上艾火之热力可深通肌层,故灸之可以温通经络、散寒活血逐痹,临床上前用于寒湿痹痛等证。
(三)回阳固脱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面不彰”。阳气衰则阴气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则欲脱,在这种情况下,施以艾灸,常能起到回阳固脱的作用。故《扁鹊心书》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若四肢厥冷,六脉微细者,其阳欲脱也,急灸关元。”《仿寒论》也说:“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
临床上常用于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阳气虚脱证候,以及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胎动不安、崩漏、带下等证。
(四)消瘀散结
《素问·调经论》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气为血帅,血随气行,灸之能使气机通利、营卫调和,故瘀血自消。
临床上常用于乳痈初起、瘰疬、寒性疖肿未化脓者等证。
(五)防病保健
无病自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如《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又说:“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这种以灸法预防衰老、延年益寿的方法称为“保健灸”。
此外,炙法还具有疏风邪、调和营卫的作用,凡卫气不固、风寒束表、而无热象者,亦可用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