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听到“肺结核”这个词都会退避三舍,主要因为它具有传染性,但是你听说过“胸椎结核”吗?
胸椎结核属于脊柱结核之一,以往脊柱结核中以腰椎结核最多。近年来以胸椎多见,腰椎次之,其次是骶椎和颈椎等。胸椎结核常形成椎前和椎旁脓肿,也可出现在后纵隔区或沿肋间向胸壁发展。椎体病变因循环障碍及结核感染,有骨质破坏及坏死,干酪样改变和脓肿形成,椎体因病变和承重而发生塌陷,使脊柱弯曲,腰背部可出现“驼峰”畸形。由于椎体塌陷,死骨肉芽组织和脓肿形成,可使脊髓受压或血供受累而发生截瘫。术前CT87岁的朱老先生(化名)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伴有发热症状,曾多次在当地门诊就诊,予卧床休息、止痛(具体不详)等对症处理,胸背部症稍有好转,但易反复,为进一步就诊,遂前来我院门诊就诊。经骨科的仔细检查后收入我院骨外二科(脊柱外科)治疗,确诊朱老先生患有:
1.胸10、11椎体结核;2.重度骨质疏松;3.腰5椎体向前约Ⅰ°滑脱,双侧椎弓崩裂;4.窦性心动过缓;5.肺气肿合并肺大泡。▲术前MRI
患者胸椎结核确诊后,积极予以口服抗结核四联药,并监测CRP和血沉逐渐下降,患者胸背部疼痛症状好转。根据患者目前主要症状、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经过术前的认真仔细的准备,于8月30日,宋兴华教授、姚华灿主治医师等医护人员组成的治疗小组成功为李老先生在插管全麻下经椎间孔镜下行胸10、11结核病灶清除术+髂骨取骨植骨术(加载药颗粒)+椎弓根钉内固定(胸9-腰1),手术顺利。术后,患者胸背痛病情明显改善,可以坐位吃饭、起床行走。
▲术中
宋兴华教授介绍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年《全球结核病报告》,年全球有万人罹患结核病,全球新诊断并报告的结核病患者有万,高于年的万,我国新发结核病8.4%(位居全球第三,其中印度26%、印度尼西亚8.5%),多耐药结核病占全球多耐药结核病的14%(位居全球第二),中国也是全球结核负担最重的三个国家之一。
骨与关节结核是最常见的一种肺外结核,它好发于脊柱,治疗不及时常可导致截瘫。该病起病缓慢,有低热、乏力、盗汗、消瘦等症状,同时出现局部疼痛、畸形,有时可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如上肢麻木、下肢疼痛、麻木无力、胸前束带感等,一定要提高警惕,医院做相应检查方可确诊,以免延误治疗。
椎间孔镜下清理结核病灶具有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明显优势。微创手术降低了开放手术的诸多风险,是外科学的发展趋势,同样是脊柱结核治疗的先进探索方式。▲术后DR
往期推荐:祝贺我院骨科宋兴华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
3D打印技术,落入顺德百姓家——我院骨科自主完成3D打印模型
宋兴华主任医师博士后
博士生导师
医院骨科教授
医院骨外二科(脊柱外科)主任
关于宋兴华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负载抗结核纳米粒的缓释微球鳌合骨支架靶向巨噬细胞杀菌及骨修复的研究》,他谈道:
骨结核病致残率高、愈合慢,常规制剂及给药途径很难在病灶内部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尤其是发病率最高的脊柱结核常需手术治疗,但即使再彻底的清创术也很难完全消灭结核杆菌,尤其是藏匿于巨噬细胞中的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复发。同时,清创术后所致的骨缺损又是另一大挑战。前期,我们已经探索了载药支架在兔脊柱结核模型清创术后的应用价值,但仅提高了局部药物浓度,而针对巨噬细胞内寄生菌,游离药物很难进入其内杀菌。因此,我们在预实验的基础上,拟设计一种主动靶向巨噬细胞的植骨材料。通过制备靶向配体偶联的利福喷丁、异烟肼纳米粒,再利用膜乳化技术将其包裹至微球内,最后将微球用骨靶向原理鳌合至3D打印的骨支架上,使微球外部与支架稳定结合、内部缓释抗结核纳米粒并靶向递药至巨噬细胞杀菌。期望该新型材料既能填补清创术后的骨缺损,又能提高病灶药物浓度、延长缓释时间并有效杀灭残留的结核杆菌,促进脊柱结核术后骨愈合并减少复发。科室简介骨科成立于年,逐步发展壮大,现有骨外一科(关节外科)、骨外二科(脊柱外科)、手足显微外科三个病区。脊柱外科现有床位43张,拥有一支技术过硬的医疗团队,医生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博士后1人、硕士研究生3人,护士10人。主要从事脊柱、创伤、骨与软组织肿瘤、足踝的诊断与治疗,以脊柱微创为特色,开展手术包括:(1)脊柱内镜(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腰椎管狭窄症椎间孔成形、腰椎管狭窄单侧入路双侧减压、Lusta大通道技术、颈椎间盘突出后路Key-Hole手术、镜下腰椎融合手术;(2)低温等离子射频消隔、胶原酶化学溶解术、PVP、PKP;(3)显微镜下通道技术、MIS-TLIF;(4)寰枢椎骨折脱位经椎弓根固定复位、胸腰椎骨折脱位经皮内定、腰椎滑脱切开复位内固定、颈椎前后路内固定术;(5)脊柱侧弯、脊柱畸形矫形;(6)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新辅助化疗及切除重建;(7)足底压力分析、步态分析,扁平足、拇外翻等手术治疗;(8)3D打印工作等。科室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不断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向临床、科研、教学一体化发展。
撰文:姚华灿编辑:王宇程编审:梁密锋王宇程审核:陈永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