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非常感谢蒋之主任,感谢肺外结核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困扰我母亲两年多来的病痛明显减轻了,也给我们这个家庭的新生带来了希望。”双眼含泪的张女士(化名)紧紧握住蒋之主任的双手,言语中带着哽咽。
张女士和母亲王女士(化名)居住在重庆,她的母亲今年55岁,是一位胸椎结核患者。两年前,王女士出现胸背部胀痛的情况,尤其是一到晚上咳嗽、弯腰时疼得更加厉害。在当地确诊胸椎结核、接受抗结核治疗后做了第一次手术,但是术后伤口难以痊愈而且还反复流脓,局部置管引流半年后才缓慢闭合。7个月前,患者因伤口再次破溃流脓,只能再进行第二次手术,可是手术后恢复仍旧不理想,导致患者无法下床活动。
这两年来张女士带着母医院,路途的奔波和病情的持续加重,导致张女士母亲一度想放弃治疗。张女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果断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全力陪伴母亲四处求医问药。在这两年的看病问诊中,也加入了不少和她有一样经历的“病友群”,在群里以及病友口中她时常看到一个名字“医院蒋之主任”,因为大家都说起蒋之主任在脊柱结核方面富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治好了不少病友。
张女士了解清楚后,带着母亲辗转千余公里,从重庆来到了医院(南华医院)肺外结核科,终于见到了病友口中的蒋之主任。蒋之主任查看了张女士母亲的病情后,也被张女士全心全意为母治病的精神所感动,安慰她不要着急,科室团队一定会尽力救治,帮助王女士重新站立起来。在张女士母亲入院后,肺外结核科马上成立了由蒋之主任、凌婵副主任、邱谦医师为主的治疗团队,经过胸腹部+胸椎+腰椎的CT三维重建,诊断张女士母亲患有胸椎结核病椎旁脓肿、多发性脑梗死、高血脂等疾病,血液及椎旁脓液科检出化脓性致病菌,影像学表现椎体骨质破坏严重,同时伴有骨质增生性改变。
由于病情严重,除了常规的抗结核治疗,蒋之主任带领团队决定为张女士的母亲采用CT引导下椎旁穿刺抽脓注药治疗。一周五次的胸椎旁穿刺和结核病腔内灌注治疗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同时医护团队把关患者的每一项检验指标及检查结果,适时调整治疗方案,给患者制定了最详细的饮食指导、运动方案及心理护理,向玲玲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也竭尽可能为母女俩提供生活、护理上的诸多照顾,这些都默默的给予了张女士及母亲无形的力量,重燃一家人对生活的希望。
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治疗,张女士母亲的胸背部胀痛及双侧臀部、双下肢的胀痛均明显减轻,胸椎MRI复查也显示椎旁脓肿明显缩小,在佩戴胸围及腰围后可以下床自由活动。张女士和母亲都感受到了这两年多治疗过程中从未有过的轻松,母亲脸上重现的笑容也让张女士欣喜不已。
据医院医院二病室主任、主任医师蒋之介绍,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内,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肺结核”,随后可以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播散到人体的各个脏器,发生在骨关节的就称为骨结核,在骨关节结核发病率中脊柱结核排名第一,约占50%,而胸腰椎结核是脊柱结核中发病率最高的,脊柱结核可能引发脊椎骨出现破坏坍塌,进而形成结核性脓肿和肉芽组织,如果累及到脊髓,导致脊髓压迫症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瘫痪。市民们在诊断结核病之后,需要尽早地进行抗结核治疗,通过规范的抗结核治疗,一般的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
多年来,肺外结核科采用非手术穿刺抽脓注药治疗脊柱结核及骨关节结核,让数以万计骨结核并截瘫的患者免除了开刀手术的痛苦,重新站了起来。该疗法对各类骨、关节结核合并多脏器结核、截瘫、窦道形成、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或有手术禁忌者尤为适宜;且对机体损伤小、安全性高、适合于任何年龄组患者,曾获省科技进步奖。
供稿丨肺外结核*委办编辑丨陈颖审核丨李晶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