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宝爸宝妈:
大家好!愉快的假期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即将过去,带着希望,带着憧憬,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以满腔的热情积极的投入工作,以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来拥抱我们的小天使们,以饱满的精神和专业的态度与家长朋友们共同努力,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的宝贝准备好返园了吗?
返园时间:3月1日(正月十八)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开学后的生活,家长们一定要仔细阅读这份《春季开学攻略及注意事项》哦~
READ一、给孩子读一读老师的来信选一个全家人晚饭后的休闲时间,让孩子靠在你的怀里,给ta念一念老师的来信。
亲爱的宝贝:你准备好了吗?开心的寒假就要结束了,这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学期即将开始。
我们又将回到熟悉的校园,和大家一起快乐的生活、学习和游戏。
小树在微风中冒出新芽,小朋友们在这个春天里又长大了一岁。
这个寒假你去了哪里?
遇见了哪些有趣的人,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小朋友们一定有许多高兴的事情迫不及待要跟小伙伴和老师分享吧,开学后别忘了告诉大家哦!
老师在新的学期,也将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为你创造一个美好愉快的成长环境,希望你能在我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能够独立自信,养成良好的品质,
以一颗善良正直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个人。
跨出家门,走进幼儿园,你真的很勇敢,
因为你的勇敢,
这个神奇的世界正向你拉开大幕,
无数属于你人生的精彩故事也将从这里启程。
老师期待与你再一次一起经历四季交替,
让我们一起分享欢笑,
一起迎接每天灿烂的阳光!
——想你们,爱你们的老师HOW二、如何调整宝贝的生活习惯和情绪心理··············
1
生活习惯调整
1.恢复饮食习惯
在假期里,各种家庭聚会,活动频繁,导致孩子不能按时休息、晚睡晚起,或者取消午睡,打乱了孩子正常的作息时间。这样容易使孩子到了上幼儿园时,因需要早起而哭闹,中午在幼儿园不想午休,下午活动没精神。从现在起,请家长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孩子的一日生活,早睡早起,每天按时午睡,多带孩子参加户外运动,为重返幼儿园后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奠定基础。
2.调整作息习惯
保持孩子三餐规律、独立进食的好习惯。开学前建议孩子在家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既可以保证身体活动的正常消耗,又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3.养成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家长在家也应该提醒孩子像在幼儿园一样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小手脏了要及时清洗、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等。
4.锻炼自理能力
孩子寒假在家可能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为了让他开学后可以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希望家长们及早“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吃饭刷牙、穿脱衣物等力所能及的事,以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
··············
2
情绪心理调整
1、积极的心理暗示
假期最后一周内应给与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孩子调整到最佳返园状态。例如:“爸爸妈妈已经上班啦,宝贝也要回幼儿园了,真是太期待了”,“宝贝寒假里这段时间表现真好,妈妈一定会跟老师说的。”对孩子要给正面动力而不是负面压力。如果孩子还是"死缠烂打”的和爸爸妈妈"讨价还价"或是耍赖不想去幼儿园,这时家长们千万不能对孩子失去耐心,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你可以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相约一起回幼儿园。”
2、明确的入园指示寒假结束后返回幼儿园的第一天,当把孩子送到门口时,家长也要调整心态,不要把孩子的哭闹看得太严重,您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今天一定要入园上学。把孩子交给老师以后,愉快地和孩子说再见并马上离开。请放心,当您离开之后,老师会用各种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稳定幼儿的情绪,孩子很快就会开心地与伙伴玩起来。3、按时接孩子离园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做法还和以前分离时一样,要讲清楚什么时候来接他,然后从容离开,此时可以特别强调一句“我会按时来接你”,这样做更能让孩子有安全感。
4、及时与孩子沟通每天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例如:“班上哪个小朋友有了新变化?”,“你又和谁成为了好朋友?”,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对上幼儿园有明显的抗拒情绪,应多多给予正面、积极的情绪疏导,切忌一味指责孩子,造成孩子更加激烈的抵触。与此同时,家长可及时与班级教师联系,家园合力,帮助孩子愉快入园。Warmprompt三、返园当天的细节提醒1、孩子的被褥让阳光晒后一定暖暖的,返园时一起带回来。2、除了带被褥,别忘记带一套孩子的换洗衣服。3、返园当天记得带接送卡。4、为安全起见,请不要给孩子佩戴任何挂件,不要让孩子携带贵重物品及首饰、危险物品(如小刀、药片、铁钉、小颗粒物、钉锥、玻璃珠等)入园。5、疫情防控期间,家长仍然不可进入幼儿园园区内,接送孩子时做到即接即走、即送即走,尽量避免在校门口集聚,接送时听从幼儿园的安排。
最后,艾乐桥津幼儿园携全体教职工祝愿亲爱的家人、可爱的宝贝们开学愉快,期盼新的学期里宝爸宝妈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期待宝贝们在我们共同的关爱下健康成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