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旁脓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出现腹泻便血6周以上小心你得了炎症性肠
TUhjnbcbe - 2024/6/25 16:06:00

炎性肠病简称IBD,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近年来在亚洲人群中逐年递增。近日,在香港举行的炎性肠病提高学习班,来自中国两岸三地的专家以及来自美国和新加坡等国的专家齐聚一堂,讨论炎性肠病的最新发展及分享亚洲各地与西方国家治疗经验。医院消化内科钱家鸣教授呼吁,近年来炎症性肠病在亚洲地区非常高发,因其与其他感染和慢性腹泻疾病的症状有雷同之处,故容易忽略,需引起重视。

6周以上腹泻、腹痛、便血需警惕炎症性肠病炎性肠病(IBD)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至今病因不明且没有特异性表现,患者常常有腹泻、腹痛的症状出现,严重时伴有黏性便血的情况,与一般慢性肠炎和痔疮等的症状比较类似,因此容易被患者忽视,耽误治疗的时间。

钱家鸣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提醒,连续6周以上的腹泻、腹痛,或伴有黏液血便,且经过抗生素治疗无好转的,需要警惕炎症性肠病。炎性肠病中的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粘膜层和粘膜下层连续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有皮肤粘膜、关节、眼和肝胆等肠外表现;克罗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为非连续性全层炎症,最常累及部位为末端回肠和盲肠、小肠、结肠和直肠。常常在发病前有肛周脓肿和肛瘘;临床可表现为反复的腹痛何腹泻;严重时出现便血;这是严重的CD和UC相类似的临床表现。

炎症性肠病以青少年高发年龄介于18-30岁据了解,全球约有万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此病在西方国家中比较高发,因此也常被称为“西方病”。由于近年来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日渐西化,炎症性肠病患者逐年递增,已成我国消化系统的较为常见病。

钱家鸣教授介绍,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原因虽然不明,但从疾病的发展来看,可能与饮食、环境、感染、免疫等因素相关,高发人群有明显特征,年龄介于18-30岁的青年居多。

专家分析,18-30岁人群可能处于求学和进入工作的阶段,饮食结构及生活规律等发生了较大改变,可能是诱发炎症性肠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由于炎症性肠病累及全消化道,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容易造成营养不良,病情发展且严重者还将合并为肠梗阻和肠穿孔等,致残率比较高,因此,炎性肠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很关键。

炎症性肠病不能根治规范化治疗可治愈很多人认为炎症性肠病是由于诊断比较困难,所以误诊、漏诊率比较高。钱家鸣教授透露,这可能跟疾病在过去并不常见,消化科医生对此病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若要排查是否为炎症性肠病,可通过临床症状、内窥镜检查即可确诊。后续还可通过病理切片进一步确认患病的情况。

在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方面,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主要的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钱家鸣教授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炎症性肠病属于终身会复发的慢性疾病,目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虽不能根治,但是通过长期科学正规治疗可以治愈或控制病情。当出现肠梗阻、肠穿孔和肠道癌变等并发症时,则需要外科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很多新药的研发,特别是具有肠道选择性的生物制剂的出现,使得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效果大为改善,患者及早诊断治疗,生活质量可获得提高。部分早期的炎症性肠病患者通过规范的治疗,治愈后可停药,拥有与正在常人一样的生活质量。

炎症性肠病患者注意饮食可减少复发由于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不能正常吸收进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因此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钱家鸣教授透露,很多病人及家属在门诊问得比较多的问题是:炎性肠病患者有没有专门的饮食?其实是没有的,不同人因耐受的食物有所不同,所以,炎性肠病总的饮食原则是保证膳食平衡,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规律节制的生活习惯有利于炎症性肠病康复,并能够减少该病的复发。

更多知识——全国设有专门的炎症性肠病(IBD)医院:

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浙江大学医院、浙江大医院、医院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出现腹泻便血6周以上小心你得了炎症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