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旁脓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鲲天下观赏鱼疾病汇总超长篇,建议水族爱
TUhjnbcbe - 2024/2/17 16:53:00

白点病霓虹灯病水霉病白云病腐皮病烂尾病烂口病(烂鳍病)红斑病肠炎(腹水)锚虫病竖鳞病蒙眼气泡病

白点病

白点病,又称小瓜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传染速度快,流行广,外在表现为鱼体体表有明显白色点状物。这是由于原生动物小瓜虫由体表入侵的缘故,它们常寄生于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造成鱼体营养不良,且因瘙痒而于石块或底砂上摩擦。

主要发生季节为12月至6月,或当换水时前后水温温差过大,也会造成白点病的病发。

治疗方法:

1、及时将发病鱼体进行隔离至另一处,并提高水温至30℃左右,使得小瓜虫停止发育或逐渐死亡。

2、也可在鱼缸中加入适量白点病药剂,帮助杀虫,或使用5%盐水浸泡。

治疗成功后也应当维持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使得潜在小瓜虫彻底死亡。

霓虹灯病

由于灯鱼的适宜居住温度为20~28℃,在使用加温方式治疗白点病的过程,虽然效果良好,但如果鱼体本身具有外在创口,容易令孢子虫趁虚而入,使得灯鱼患上霓虹灯病。

霓虹灯病的外在表现为鱼体消瘦、无力,违背群游天性开始离群索居,腹部、背鳍下方发白并逐渐扩散。

治疗这种疾病难度较大,首先应将病鱼进行隔离,放置于没有任何遮挡物的裸缸之中,并适当滴入抗寄生虫药剂,可选用高浓度的甲基蓝。喂养活食,补充营养提高抵抗力。

霓虹灯病对于灯鱼来说是一种极其难以治疗的疾病,及时进行隔离及原有水缸的清理、消*和换水才是最重要的止损方法。

水霉病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真菌疾病。外在表现为鱼体体表附着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长约3cm左右,呈纤维状。患病原因大多是由于鱼体受伤或寄生虫破坏皮肤,病原菌以此侵入。水霉病的形成也与天气有关,在阴雨天气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容易患上水霉病。

治疗方法:

1、当发现鱼体患上这种疾病后,首先还是应当取出隔离,并进行升温疗法,投入适当粗盐。使用0.3g/kg的孔雀石绿或甲基蓝溶液,对患病鱼体进行浸洗,可有效抑制菌丝生长。

2、使用日光灯进行定时照射也有一定帮助,但要注意时长控制,对于怕光灯鱼种类应避免强光直射,采用散射的方式。紫外线灯光照射效果更好,但要慎用这种方式。

白云病

又称鲤白云病,外在表现为鱼体体表有白雾状物质附着并逐渐扩大,导致鳞片脱落,体表及鳍充血。患有白云病的金鱼会游动缓慢,行动呆滞,不吃食,后期容易造成死亡。应注意与白点病、水霉病等进行区分,及时隔离治疗。

治疗方法:

1、每立方米水体用福尔马林80毫升、高锰酸钾10克,充分混合溶解后,浸洗鱼体15-20分钟

2、1公斤饵料中加1克鱼菌灵,拌匀后喂服

3、用福尔马林每立方米水体毫升、浸洗鱼体5-20分钟。每天1次,连用3-6天

腐皮病

为常见疾病,主要病因为水质不干净或鱼体受伤感染引发。主要症状为体表皮肤溃烂,溃烂的病灶部位分布无严格的规律,背鳍、尾鳍等鳍条基部充血,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较为明显,鳍的末端腐烂,常继发水霉感染。鱼的上下鄂和鳃盖部分充血,出现块状红斑。有的鳃盖出现“开天窗”,有的鱼肠道亦充血发炎,口腔和肌肉正常。

常与肠炎、烂鳃病并发,传染原是被病原菌感染的水体、工具及带菌鱼,体表被寄生虫寄生受损也常导致感染。病灶部位的感染的细菌主要有假单胞菌,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嗜纤维菌等。

治疗方法:

1、在发病季节用漂白粉鱼缸消*,浓度为1mg/kg

2、用20mg/kg呋喃西林药浴10-20分钟

3、用3%双氧水清洗病鱼患部,将松散的鳞片和腐烂的肌肉全部清除,涂上金霉素药膏或呋喃西林粉或漂白粉,每天处理一次

腐皮病治疗难度大,应以防止为主,注意保持水质清洁,鱼缸放样密度不可过大,保持水体足够溶氧。

烂尾病

一种常见淡水鱼病,多半因为先有寄生虫的寄生或物理性伤害,造成体表鱼鳍等组织受损,柱状菌等二次性病原侵入感染,造成鱼鳍组织等溃烂缺损。

多发于*梅、盛夏、中秋季节。在阳光短缺天气,换水过勤导致刺激金鱼体表内分泌功能,致使尾鳍软组织腐烂。换水不及时水质老化,光照过强等也容易导致烂尾病。

治疗方法:

1、对患烂鳍病的鱼,在10千克水中溶解1克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浸洗20分钟,或选择低浓度剂量进行泼洒,可抑制此病蔓延,逐渐恢复各鳍的生长发育

2、在每立方米水中放细盐50克,连用2~3次,可起到杀菌消*作用

3、0.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泼洒治疗,可有效地抑制此病蔓延

4、恒定水温于20摄氏度以上,多喂动物性饵料,促进各鳍软组织生长发育完整

烂口病(烂鳍病)

这种疾病是由于水质过酸或过碱使一些细菌大量繁殖所引起的。病鱼症状为口溃烂,鳍末端腐烂、脱落,严重时整个鳍完全脱落。通常是细菌所引起的,例如產氣单胞菌、假单胞菌和黏液菌等。病鱼明显的症状有鱼鳍溃烂、残缺,边缘通常为白色,同时可能并发水棉病。

当饲养过密、水质不良、鱼只打架、长期生活在过低的水温下都会助长此病的发生。

利用苯氧基乙醇、叮啶*、氯黴素等药物仍有机会治癒。也可采用剪鳍的方式来治疗,方法是将病鱼的烂鳍剪下(从基部剪除鱼鳍较容易快速长回,也较不容易发生续发性感染),立刻将病鱼放入含有抗生素的水中药浴,之后在此环境静养七至十日,这段时间应给予最好的生存环境:溶氧要充足,饲料营养要均衡,残饵应立刻捞聊,千万不要喂食过多以免污染水质。

治疗方法:

(1)在2L水中加入1~2滴1%的吖啶*素溶液浸浴数日;

(2)用上述同等含量的食盐溶液浸浴数日;

(3)用一把消*后的剪刀把烂鳍剪掉,从鳍的基部将烂鳍剪去鳍的再生快,若再加上抗生素的浸浴,治疗效果更好。

红斑病

鱼体身上出现红色斑点,斑纹形状不一,有长条形、扁形、圆形或体外延伸形,其中以圆形居多。严重情况下,可导致鱼体患病处穿孔,皮肤脱落等。

治疗方法:

1、高猛酸价溶液。用量视病情而定,见缸中呈现微紫色即可。

2、孔雀石绿配合海盐。不可使用食盐,其中碘含量过高可致使鱼鳃失去呼吸功能。

肠炎(腹水)

病原一般为细菌或寄生虫,与水质突然恶化及活饵有关。喂食带有细菌或变质的饵料,细菌或寄生虫就会随饵料进入肠道,如果此时鱼体抵抗力低,那么就会引发此病。

病鱼会排泄黏液状粪便,偶尔粪便也会附着在肛门上呈现白色细条状。有时会出现腹部肿胀、眼球凸出、表皮红斑等。严重时,食欲会完全丧失,肛门红肿继而出血。

治疗:

(1)首先停食并将水温提高1~2℃,马上改善水体环境并且多补充一些维生素。

(2)另取一容器,用4ppm的呋喃唑酮(痢特灵)溶液浸泡病鱼20分钟,每天一次,直到病情好转。或喂食含有大蒜粉的饲料。

锚虫病

锚虫病是一种侵袭性鱼病,锚头蚤在水中一年四季均有,夏秋季较多。对观赏鱼危害较大。锚头蚤寄生的病鱼,表现在焦急不安,减食,消瘦。

虫体寄生在鱼体各部位,呈白线头状,随鱼游动。有的虫体上长有棉絮状青苔,往往被误认为是青苔的苔丝挂在鱼身上。这种害虫凶猛贪食,寄生处会出现不规整的深孔,虫的头部钻到鱼体肌肉里,用口器吸取血液,也噬食鳞片和肌肉,靠近伤口的鳞片被锚头蚤分泌物溶解腐蚀成不规整形缺口,又给水

霉菌

、车轮虫等的入侵开了方便之门。因此,被锚头蚤寄生的病鱼,往往会并发其他疾病。

治疗:

(1)因为锚头鳋肉眼可见,所以要先对鱼体实施手术,手术的方法是,将鱼体从缸里取出,放入一个装满水的塑料袋里,然后在塑料袋中施入市售的鱼用麻醉药,将鱼体麻醉。待龙鱼麻醉后,用镊子将锚头鳋一一拔出即可。处理完毕后,将鱼体放回缸中,使水的温度保持在31~32℃,并在水中放入食盐,使食盐溶液的浓度保持在1‰即可,持续数天病情会得到缓解。

(2)如果不愿意手术,或者感染的是肉眼看不见的鱼虱,则可单独取一容器,用0.5ppm的敌百虫溶液浸泡病鱼30分钟左右,每天一次,直至病情好转。另外,原缸可用2%的食盐溶液消*。

(3)除以上两种方法,还可使用治疗鱼虱病的市售药物,按照使用说明使用。

竖鳞病

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当鱼体表受伤、患有其他疾病、水质不良引起鱼抵抗力下降或体表粘膜受损时,病菌侵入而致病。

病症为食欲不振,无力游泳,整个鱼体膨胀、浮肿、全身鳞片张开,像松塔一样。严重时,体表出血,眼球外突,鳞片脱落。

治疗:

(1)发病初期可在水中加入食盐,使食盐溶液的浓度维持在3‰,移出与病鱼发生争斗的鱼,以减少伤口感染的机会。将水温恒定于30~32℃,注意观察病鱼,若呼吸正常、游姿平稳,则不用加其他药物,慢慢等待好转即可。

(2)若症状仍没得到缓解,立鳞处伤口恶化(如溃疡、红肿、或立鳞片数增加等等),可使用一些OF(傲深)第3代*药粉,OF(傲深)第3代*药粉一般市场有售,可以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蒙眼

蒙眼发作与水质息息相关,主要有外蒙和内蒙两种。

外蒙一般是在混养过程中由于打斗、擦伤而水质不好引起的细菌感染疾病,初期表现为眼睛发白,能鱼体眼睛上看到一层白色的膜。蒙眼严重的会出现眼部肿胀、溃烂,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因此而失明。

蒙眼中的内蒙,多是由于水族箱中的恶劣水质所致,细菌积累已久,恶化程度非常之迅速,很难治疗,因此是预防大于治疗。

治疗方法:

1、调整水质,保持水体清澈,及时换水吸取污物,使用过滤效果更好的过滤设备。

2、若轻微蒙眼,可采取换水、升温、加盐这老三样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一周基本可以恢复。

3、较为严重的蒙眼治疗应配合药物,即*粉和红霉素软膏。溶解处理好的*粉不可直接擦拭鱼眼以免造成二次伤害,需要进行药浴,同时必须补充氧气。此外,具有超强杀菌功效的红霉素软膏,可以直接涂抹在鱼的眼睛,但是用量需多点,因为其附着力较差。

气泡病

气泡病的成因在于水中某种气体饱和,如氨气等。水中大量气泡附着在鳃部、血管和鳍部,堵塞了鱼体的呼吸和代谢,鱼体表面会形成许多小气泡,位置主要分布在腹部、胸鳍、腹鳍等地方。

这些气泡会使得病鱼失去平衡,并逐渐丧失游泳能力,使得病鱼时常会浮在水面难以下沉,并引发烂鳃烂尾病等。

治疗方法:

1、注入新水,或使用表面活性剂如苯扎溴铵加快溶解氧的溢出。

2、打开增氧机,进行水体曝气,加速水体中的溶解氧向空气中扩散。

3、向水体中撒入一定量的食盐,若病情较严重可考虑撒入*粉。

头洞病

头洞病是一种非生物引起的疾病。病症表现为病鱼头部有异常隆起,并紧接着出现穿孔现象,因此又被称为穿孔病。这种病是一种常见且死亡率较高疾病,如果受到细菌二次感染痊愈的几率非常低。

头洞病的形成原因是鱼饵料中部分或完全缺乏钙、磷或维生素D等营养素,或由于受鞭毛虫类感染而导致食物运行到肠内时,这些营养素被寄生虫所吸收。同时由于大量的鞭毛虫类的感染而减弱寄主肠内粘膜的吸收能力,从而导致营养缺乏,进而产生穿孔。

治疗方法:

1、将甲硝唑碾成粉,准备与原缸水温水质等相一致的药浴桶,里面加上野*粉,水色正*为好。需将毛巾高温消*。准备完毕后开始治疗。

2、使用毛巾将病鱼包裹,利用注射器针头将脓包挑破。紧接着使用棉签将浓水排出干净,如果在排出过程中发现脓包太大、太深,需使用已消*的刀在上面开口,然后继续用棉签挤压脓包,排出脓水。

3、脓包排出干净后使用甲硝唑粉填充坑洞,然后用红霉素软膏封口。

治疗完成后将病鱼放入准备好的药浴桶。

烧尾病

烧尾病主要发生在夏季,夏季水表层温度过高,而下层水温比较低,此时在水表层活动的鱼容易发生烧尾(烫尾)。另外,高温季节换水不当、几天不换水或换水没规律勤换不换、运输水温过高等也会造成烧尾。

特征为尾鳍出现大面积残缺,像被火整体灼烧过一圈一样,一般不会是局部腐烂。严重会导致烂尾。

治疗方法:

1、水温调高2℃,一般在30℃-31℃,最高32℃;

2、每天换水三分之一,加入氧泵,加强打氧;

3、如果鱼缸上有开灯的话,关灯静养,最好也停止喂食,避免加快水质恶化;

4、*粉治疗,慢慢加入水变成微*即可。48小时之后再换水三分之一,再加入*粉,注意要先把*粉加入新水中,再把新水倒入,否则计量掌握不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鲲天下观赏鱼疾病汇总超长篇,建议水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