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印尼廖内省珀拉拉万县一处棕榈林内,村民发现有巨蟒出没,随即报告。按照线索,捕蛇人来到巨蟒藏身的一段树干旁,他们先敲打树干,但并没能引出巨蟒。随后,开始搬动树干,巨蟒最终从树洞中探出头。捕蛇人立即晃动布条让巨蟒咬住,与此同时村民一起扑上将其制住,成功诱捕了这条9米长的巨蟒。
印度尼西亚关于巨蟒的消息很多,比如年,印尼东南苏拉威西省(SoutheastSulawesi)穆纳岛(Muna),日一名妇女巡视农田时遇上一只8米大蟒蛇被吞食惨死。当地多位村民协助警方搜寻,找到「臃肿的蟒蛇」切开它身体后,发现死者的尸首相当完整,全身被黏液包覆画面相当骇人。
还有年,印度尼西亚古邦出现一条80公斤大蟒蛇,体长超过6米,它因为吞下过大猎物动弹不得,被村民合力逮住。
还有就是最著名的,印尼西部苏门答腊岛的一个原始森林中发现了一条长达14.85米的巨蟒,当地人将它捕获后取名为“桂花”,
可以说,提起印尼,就很容易联想到巨蟒,这和它的环境有关,印度尼西亚拥有1.4亿公顷的热带雨林,占全球热带雨林总面积的10%.这些繁茂苍翠不可多得的森林包含了约个树种,种哺乳动物和1种鸟类资源。蛇类资源也非常丰富。
那有最大的蛇究竟多长?其实关于印尼巨蟒的新闻很多都是有错误的,比如桂花巨蟒,年初就有人带着卷尺去测量过,粗略测量其长度为6.5-7米,体重不超过公斤。这个谣言明明在17年前就被辟谣了,可如今仍在网上流传。
关于印尼发现的蟒蛇长度一直以来都有夸大,因为蛇的形态原因(测量时蟒蛇不会乖乖伸直,而且季节、饮食对蛇的大小都会有影响),对蛇体长的测量总会产生差异。
蟒蛇的主要特征是体形粗大而长,是世界上最大的较原始的蛇类,具有腰带和后肢的痕迹。在雄蛇的肛门附近具有后肢退化的明显角质距,但雌蛇较为退化,很容易被忽略。另外,它有成对发达的肺,较高等的蛇类却只有1个或1个退化肺。蟒蛇的体表花纹非常美丽,对称排列成云豹状的大片花斑,斑边周围有黑色或白色斑点。体鳞光滑,背面呈浅*、灰褐或棕褐色,体后部的斑块很不规则。蟒蛇头小呈黑色,眼背及眼下有一黑斑,喉下*白色,腹鳞无明显分化。尾短而粗,具有很强的缠绕性和攻击性。
学界公认最长的巨蟒是网纹蟒,而目前被吉尼斯纪录收录的世界上最长的蛇是一条名叫美杜莎的网纹蟒。据报道,它的全长达到了惊人的7.67米,体重为.8公斤。
印尼廖内省珀拉拉万县诱捕的这条巨蟒肯定也没有9米,从视频画面中我们也可以看见,这条蟒蛇最多在3-4米之间。
因为蛇是冷血变温动物,冷血动物所处环境的平均温度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其新陈代谢,当环境温度高于蛇体温,它们会扩大暴露体表面积与增加呼吸道的通气量,以加速散热,如果处于低温环境的时候,蛇的身体即随着温度降低而开始盘蜷成团,减小暴露的体表面积,以减少体热的散失,而有助于延缓体温的下降。如果你观察就会发现,巨蟒都是分布在全球的热带和温带地区。
这就是著名学者伯格曼发现的伯格曼法则,变温动物,温度越高,其体型越大。作为变温动物,体型越大,其相对身体的表面积就会越大,就不容易过热。
以史上最大的蛇类——泰坦蟒为例子,它们的体长可以达到13米,它们的诞生和始新世极热事件有关,在这20万年间全球气温上升了5到8摄氏度。地球的持续高烧,让泰坦蟒的体型不断变大,但也因为气候的炎热,它们只能生活在水里。
目前地球的气温还不足以让蟒蛇达到如此的长度,“美杜莎”其实也是在养殖环境下,才能生长到如此庞大,野生的娃娃们很少有超过6米的。
人如果被蛇吞下怎么办?目前,有吃人历史的只有非洲岩蟒和网纹蟒,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科学家和作家保罗·罗索里曾经尝试过让绿森蚺吞下自己,罗索里穿上了特制的碳纤维防护服,防护服内设呼吸系统、摄像头和通讯系统,然而他刚被森蚺袭击时,呼吸就变得急促,心率飙升到了以上。
然后自己头昏眼花,蛇的力量施在他的胳膊上,罗索里感觉手部的血液被榨干,骨头要断了,这时候他觉得如果再不叫停,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蟒蛇会在吞食猎物之前,确保猎物死亡,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蟒蛇杀死猎物的方式是通过窒息来切断猎物的氧气供给,科学家如今发现蟒蛇其实是在切断猎物的血液供给之后慢慢导致猎物的心脏坏死。蟒蛇也会通过感知猎物心跳的逐渐减弱而不断减小缠绕猎物的力量来节省能量,如果心脏没有停止跳动,蟒蛇不会停止缠绕。
所以人一旦开始被蟒蛇吞食,就意味着在这之前,人已经死亡,人只能在被缠绕的时候,才有一线生机,通过主动且用力地攻击蟒蛇的肛门,才有可能逃脱。因为蟒蛇的肛门神经十分丰富,通过刺激神经可以让蛇形成反射,从而不再缠绕。
我们先要学会辨别蛇类的肛门在哪里。大概在蛇的腹面,我们很容易在蟒蛇的泄殖腔两边看到两个未进化完全的残肢,公的略大于母的,肛门就是在残肢的再见,而在肛门的上方会有专门的鳞片对其进行保护,比较宽比较大,和周围的鳞片形成鲜明的对比,很好发现。只要掌握住位置,那么捅的方式与程度都可以自己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