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旁脓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肠息肉如此常见是怎么回事严重吗有些还是多 [复制链接]

1#

肠息肉如此常见是怎么回事?严重吗?有些还是多发真是令人担忧的!肠息肉是大肠良性肿瘤的一种,是大肠内有粘膜覆盖的肿物,呈小的结节状粘膜隆起或为大的带蒂的肿物,一般为单个,少数为多个,对于肠息肉的形成,很多人无从知晓,大多数患者更是感觉自己“一不小心”就患上了肠息肉,这肠息肉是怎么形成的呢?

一、肠息肉的形成主要由下面五种因素:

(1)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2)遗传因素:

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3)炎症刺激:

直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

(4)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

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5)慢性刺激:因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蛲虫病等肠道疾病的刺激,或者慢性便秘,粪便干结等刺激结肠粘膜而发病。

二、这多发性息肉又是怎么回事?

李先生去年被查出患有肠息肉,做过一次切除手术,以为会好起来,可是近期经常肚子痛,一天拉好几遍,说可能又复发了,去医院做检查,医生说是得了多发息肉病,在直肠内发现很多这样的息肉,这多发性息肉是怎么回事?

医院解答:您好,多发性息肉病又叫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而且多发,可布满结肠和直肠,具有很高的癌变倾向。一般好发于青年,15~25岁青春期开始出现临床症状,30岁左右最明显。所以对于多发性息肉,患者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早检查,早治疗,早轻松。

多发性息肉多与遗传、饮食、炎症刺激因素有关,且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常见的症状有腹泻、腹痛、便血。便血常持续,后期伴有恶变。若继发感染,以上症状则加重,大便稀软、味臭、带有泡沫,有时带粘液脓血。亦有大便秘结伴里急后重感。此外若位于直肠下端较大瘤体,便后可脱出肛外,呈暗红色、乳头状肿物。

很多病人觉得治疗治疗痛苦,很多时候一直在拖延时间不肯治疗,往往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对于肠息肉一定要及时准确诊断,目前对于肠息肉的检查,建议确定多发息肉的病情后,及时摘取息肉组织做病理活检,确诊息肉的性质,然后配合镜下摘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