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旁脓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脊椎结核的影像诊断 [复制链接]

1#

脊椎结核是骨关节结核中最常见者,据统计骨关节结核中一半以上为脊椎结核,其中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生为最多,女性略多于男性,多发生在身体负重较大的椎体,所有脊椎均可以受累,但是以腰椎最多,胸腰段次之,颈椎较少见。儿童以胸椎最多,成人好发于腰椎,骶椎中骶1椎体较多,负重损伤可能是诱因。有两处椎体病灶者约占3%-7%,而其间为无病的椎体所隔开,称之为跳跃性脊椎结核。

依骨质最先破坏的部位,可分为椎体结核和附件结核,前者又分为中心型、边缘型和韧带下型。约90%的脊椎结核发生在椎体,单纯附件结核少见。

临床上,发病隐袭,病程缓慢,症状较轻。全身症状可有低热,食欲差和乏力。

X线:平片上,表现与类型有关:

①中心型(椎体型):多见于胸椎,椎体内骨质破坏:

②边缘型(椎间型):腰椎结核多属此型。椎体的前缘、上或下缘局部骨质首先破坏,再向椎体和椎间盘侵蚀蔓延,椎间隙变窄为其特点之一;

③韧带下型(椎旁型):主要见于胸椎,病变在前纵韧带下扩展,椎体前缘骨质破坏,椎间盘完整;

④附件型:较少见,以脊椎附件骨质破坏为主,累及关节突时常跨越关节。以上各型均可产生椎旁冷脓肿,死骨较少见。

腰5椎体楔形变,高度减低,L5、S1、S2椎体骨质密度增高,相对缘骨质破坏,椎间隙略变窄。

CT:与X线片相比,CT具有下述优势:

①更清楚地显示骨质破坏;

②更易发现死骨及病理骨折碎片;

③更明确地显示脓肿或骨碎片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大血管、组织器官的关系,以及突入椎管内的情况。

CT图像上可以看到左侧髂肌、椎体前方脓肿,椎体内的块状、片状死骨

MRI:MRI是显示脊椎结核病灶和累及范围最敏感的方法,可发现X线、CT表现正常的早期椎体结核病灶,对观察软组织改变和向椎管内侵犯优于CT。被破坏的椎体和椎间盘T1WI呈较低信号,T2WI多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检査多不均匀强化。脓肿和肉芽肿T1WI上呈低信号,T2WI多为混杂高信号,增强检查可不均匀、均匀或环状强化,脓肿壁薄且均匀的强化是其特点。

MR扫描可以清楚的看到椎体前缘和连接面的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受累被破坏,椎体前缘、左侧腰大肌、髂肌(髂腰肌)的冷脓肿范围。

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程长。两个以上椎体的溶骨性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脊柱后突畸形,椎旁脓肿形成和软组织钙化是脊椎结核的特点。

脊椎结核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①化脓性脊椎炎:多单节或双节发病,破坏进展快,骨质增生硬化明显,骨赘或骨桥形成。

②脊椎转移瘤:在脊椎结核和脊椎转移瘤,椎弓根破坏常是明显的征象,且均多为椎体广泛破坏后累及,但转移瘤很少累及椎间盘和沿前纵韧带下蔓延,且不会形成椎旁脓肿。

③椎体压缩骨折:常有明确外伤史,多累及一个椎体,呈楔状变形,无侵蚀性骨质破坏及椎间隙狭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